C

ategory

教研活动

银高春光好,恰与少年同——记银川高级中学语文教研室 “四课”竞赛暨师徒结对考核活动

发布时间:2022-05-23 08:24责任编辑:信息中心点击:
花在绽放,人在苏醒,春天在荡漾,青春在迸发。
伴着翩翩春意、朗朗书声,银川高级中学语文组 “四课”竞赛暨第五、六届师徒结对考核活动在3月28日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立足语文核心素养,以《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质量“5+1”系列活动的通知》、《银川市课堂教学“四课”比赛的通知》、《银川高级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四课”竞赛活动方案》为依托,聚焦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致力于进一步推动课堂变革、提升课堂效率,激发师生走进新课程、研读新教材的热情。
一、在自然天地中感悟生命哲思
冯晓捷老师带领学生细读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我与地坛》。课堂以诵读美文、梳理文章脉络为起点,以探究选文中富含哲理的句子为重点,以比较阅读《紫藤萝瀑布》为教学难点,通过文本细读、文本联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课堂上,阅读与生命思考相融通,体现了发展思维、修行精神、促进自我成长和完善的真思考。
 


二、在古典诗词中品味爱情真谛
徐晓华老师执教的《一言一心——看古诗词中的爱情》带学生走进一个诗意唯美的世界。她将《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三诗联读,体现了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的理念。从“诵读”到“分析”再到“拓展”,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次授课中,她没有停留在对诗词字面意思的理解上,而是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词来提炼主题,感受美的画面、美的声音、美的意境、美的情感。

三、在小说阅读中探究叙述视角
李扬老师的《小说叙述视角的艺术功能——以<祝福>为例》一课,立足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探究、积累语文知识。在《祝福》中,鲁迅先生以“我”的视角讲述了祥林嫂的一生, “我”到底是谁,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我”?整节课紧紧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进行探究,主题集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深入思考。
 


四、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
柳娅妮老师的《传统思想智慧光照现实生活——<论语>十二章》一课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先贤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使学生将经典诵之于口、铭之于心、渗透于骨髓之中。娅妮老师在课后反思中总结:“在课堂上,我们喜悦地看到学生对《论语》由畏难情绪到喜欢、热爱的情感转变,也就是说,高中学生可以快乐地走进典籍。在课堂交流讨论的环节,教师基本没做限定,而是全神贯注地追随学生。在学生发言的现有基础上,夸奖、启发、点拨,一步步去促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机行动,抓着学生宝贵的生成,沿着思考这条路一直去发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领性相融合,打破了学生和典籍之间的疏离感。”

五、凝心聚力谋良策,重任千钧再出发
4月19日,语文教研室对柳娅妮老师的参赛课进行二次研讨,老师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质疑生成、板书设计、教学细节等方面对参赛教师提出真诚的意见,帮助娅妮老师进一步打开思路、准备参赛。如何为课堂瘦身、化繁为简?如何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控制好课堂的节奏?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单元教学的理念?语文课堂面面观,带着问题再出发,相信在这样的研讨氛围下我们的教学思路会更加明晰。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人就是其看家人”。趁着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的东风,我们的教、学、研迸发着激情与活力,相信我们能够做好语文的看家人。日光微醺,青草萌芽,娇桃盛放,新蜂汲蜜——银高春光好,恰与少年同。
 
 

Copyright ©2022 银川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  宁ICP备17001956号-1
  技术支持:良匠科技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