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ategory
校园新闻新课程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学业质量要求,要求重视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将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等放在同等地位,注重课堂教、学、评各环节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一体化教学,让评价发挥更多鉴定和选拔以外的功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七届区级基础教育课题《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行动研究——以银川高级中学为例》(JXKT-JC-07-014 )从学校层面成立课题组,以期在已有研究的基
新课程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学业质量要求,要求重视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将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等放在同等地位,注重课堂教、学、评各环节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一体化教学,让评价发挥更多鉴定和选拔以外的功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七届区级基础教育课题《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行动研究——以银川高级中学为例》(JXKT-JC-07-014 )从学校层面成立课题组,以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调研教师在课堂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现状,从而精准施策制定方案,先行组织5个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开展校级“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究,促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理念,改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窄化、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教学低效等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2025年4月16日在教师阅览室召开了课题第二阶段的第三次教学研讨推进会,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课题组主持人崔振忠校长主持。
首先,课题组梳理并汇报了前一阶段课题研究进展与取得成果。课题组成员——教师发展处侯主任汇报了学校教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现状的问卷调研情况。回收了118分问卷,覆盖了各个学科的一线教师,调研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从调研数据中看出学校教师普遍对“教、学、评”一体化有较高认知与实践意愿,但受限于评价设计能力、学生差异、教学时间与评价工具等因素,在课堂的实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提出未来需以“素养导向的评价任务设计”为核心,通过“培训-工具-教研”三位一体支持,推动从“理念认同”到“实践落地”的跨越,尤其关注资深教师的经验转化与青年教师的技术赋能。基于前期利用deepseek对调研数据深度挖掘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可行的改进策略,撰写了调研报告,形成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接着,课题组精选化学、生物、数学等一些典型的“教、学、评”一体化”课例共同学习,熟悉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关键环节和实施要领。课题组成员——生物教研组组长白老师展示了一节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生物实验课课例,经过修正后课堂实施效果较好。这节课通过搭建多种支架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做到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实现了增值性评价。学生能够通过参与评价过程,依据学习目标,主动反思总结,提出了实验改进方案。生物组先行示范,为其他学科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借鉴。
最后,崔校长总结并肯定了前一阶段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他建议下一步要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做好研究成果的应用,解决我们学校当前影响“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关键问题,各学科的课题组成员带头先行示范。提出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一是依据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各学科提出针对本学科具体的解决方法。二是参与课题研究的5个学科分别设计一节“教、学、评”一体化”展示课例。三是结合课题的研究进展和相关研究资料,确定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撰写系列论文。
此次课题研讨推进会是 “教、学、评 一体化实践进程中的重要节点。在学校知行文化理念指引下,课题组成员将秉持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的信念,把理论研究成果切实转化为教学实践,以知促行、以行验知,持续探索创新,在课堂落实 “教、学、评” 一体化,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